臺灣前衛藝術先鋒黃華成作品手稿首次重現「未完成,黃華成」研究展Ueanews有藝生活網〕台灣戰後前衛藝術的先鋒藝術家黃華成,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正式開展,以「未完成,黃華成」由座策展人張世倫擘劃,藝術家張照堂擔綱歷史諮詢與史料提供,重現藝術家黃華成生前重要展覽事件中發表的「作品」、「行動」及相關文獻。內容包含黃華成繪畫創作、百本書封設
「臺灣偶戲大集合」西班牙特展線上重新開展〔#Ueanews有藝生活網〕文化部駐西班牙與西班牙托羅薩國際偶戲中心(TOPIC TOLOSA),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與托羅薩國際偶戲中心及駐西組特地串連臺北、托羅薩及馬德里三地進行「臺灣偶戲大集合-線上展覽」跨國製作,於22日起推出「線上展覽」開展,實體展覽則待西班牙相關禁令解
「感官瑜珈」以藝術喚醒感受能力及內在意識「瑜珈」一詞具有多種意義,其中包含尋求「身心合一」、「梵我一如」之深義,國美館推出「感官瑜珈」以感官體驗或探索感官、覺知相關的藝術創作,藝術家、作品進行互動,重新回訪並喚醒我們的感官能力,並期望觀眾在這瞬息萬變且易陷焦慮的時代,能藉由藝術感受每種感官及內在意識的純粹。以「感官瑜珈
顛覆傳統雕塑概念 歐文.沃姆「一分鐘台北」個展以顛覆傳統雕塑概念聞名國際的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首度在臺灣呈獻個展「一分鐘台北」,含括其20餘年來的創作實踐!策展人傑宏.尚斯(Jerome Sans)擔任2000年台北雙年展「無法無天」的策劃者時,曾邀請沃姆來臺展出;20年後兩人再度合作,「一分鐘台
《武漢封城日記》率先在台出版 一本來自封城中的真實記錄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以科技為媒介帶來多種感官體驗 國美館三檔數位藝術展台美館近年以多元形式推動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數位藝術的發展,三月起陸續推出三檔數位藝術特展:「對稱性破缺─超科學‧藝術展」、「捉遊・戲場」、「蒲帥成:秘密的總和3─意識的蛇」。開幕式國美館林志明館長、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翁淑英館長、台北藝術大學沈柏丞、藝術家柳炎辰、劉寅生等列席,「捉遊
絢麗燈光藝術燈節 走春不能錯過「亮」點絢麗燈光加上文化資產建築,走春怎能錯過這一大「亮」點!「文資藝術燈節」即日起至2月29日登場,以臺中文化資產園區工業遺址為背景,利用燈光、科技、創意與園區建物及地景作結合,呈現多元融合,賞燈的民眾可以細細品味與享受! 「微光絮語」則以涉入森林中的秘境為發想,打造光影藝術裝置...
看見挽面、編藺傳統文化之美【inE影藝時尚生活新聞 編輯部】臺灣有豐厚的建築地景與文化故事之多元面貌,這片土地上有許多人的的記憶及感情。由全球最大古蹟攝影比賽「維基愛古蹟」與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合作辦理「集思廣憶」—「愛古蹟」與「集記憶」徵件活動,將這份感情以圖片影像表現出來,共吸引超過3,00...
2020國際光影藝術節【inE影藝時尚生活新聞/編輯部】 以「光之書寫」為展覽主題,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邀請七組創作團隊以各自創作脈絡及手法闡述光影、觀者與場域之間的動態變化。本次在技術之外,也帶入藝術元素,讓光影藝術節不僅單展示「光」,同時也思考作品跟地景的結合。國美館館長林志明提...
現代網路結構抽象元素【inE影藝時尚生活新聞/編輯部】 2020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亞洲藝術中心受邀參與展出華人及印尼戰後抽象藝術、日本物派之複合媒材平面及裝置作品,及李真(b. 1963-)首次於藝博會展出的雕塑作品「光纖」,此作為2017年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世』— ...